之前我研究过“什么是信任以及信任包含的三个要素”。接下来想谈谈影响信任的因素。一般来说,对于有些人,我们更容易相信,但对另一些人,却很难相信。背后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哪些呢?

1. 相似性
如果对方与我们更相似,我们会更倾向于认为对方更可信。我们与他人越是相似,越会感到彼此的心理距离更近、更亲密,结果就更愿意信任别人。相似性涉及的因素包括相似的三观、相似的行为模式、相似的价值取向、相似的经历、相似的性格、相似的兴趣爱好等,相似点越多,越有助于形成信任。
正如法国作家加缪所说:“我们很少信任比我们好的人,宁肯避免与他们来往。相反,我们常对与我们相似、和我们有着共同弱点的人吐露心迹。”
2.双方的自我暴露程度越高,越彼此信任
一般而言,了解对方越多,越容易预测对方的行为。同时,对方的自我暴露往往会引起我们“响应式的暴露”,让我们更愿意对伙伴倾诉内心的想法:“因为你对我不设防,作为回报,我也对你坦诚相待”。
此外,当我们对伙伴自我暴露得越多,并且在过程中得到了对方认真的倾听与回应,我们会感到自己被伙伴接纳,从而提升了我们对伙伴的信任。
3. 一贯保持诚实
伙伴只在大事上保持诚实(例如不出轨)是不够的,只有在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之处也维持一贯的诚实,才能获得人们长久的信任。如果伙伴在关系中时不时撒个小谎,次数多了之后,也必将损害相互信任。一个人的行为始终如一,更容易获得他人的信任。
以上三个因素,均有助于我们对另一个人的未来行为做出更准确的预测。所以我们愿意相信。
我还发现,以上信任和产生影响的三个因素与《亲密关系》一书中提出的 6 个特征重合。注:6个特征为了解程度 (knowledge)、关心程度(care)、相互依赖性(interdependence)、相互一致性(mutuality)、信任度(trust) 及忠诚度(commitment)。
或许可以认为,亲密关系的6个特征相辅相成,相互促进,继而形成良性循环。
目前只能想到这些,如果大家有什么补充,请不吝赐教。

瘾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