瘾欢字母圈交友社区
成立9年「纯粹 专业 安全 放心」

受虐狂是什么?我算是吗?

在性和生活中,有些人通过痛苦或自我否定来寻求快感。谈到性方面的受虐狂,当它通过字母圈来探索时,可能是健康的。可要是这种从痛苦中找满足的倾向延伸到日常生活里,就容易出问题了。今天我们来对比一下性受虐狂和心理受虐倾向,首先了解什么是性受虐狂。

受虐狂是什么?我算是吗?

受虐狂是什么?

如果你是性受虐狂,你可能会发现任何关于性受虐的描述都不完全准确,因为每个人的受虐欲望都不同。本文所说的,适用于一些人,但并非所有人。

很多有性受虐癖的人,能从 “疼痛” 中获得快感,比如被捏、打耳光、滴蜡,这些都是常见的方式。没接触过的人可能会好奇:“疼怎么会让人舒服?”

从生理角度来说,据《今日医学新闻》(Medical News Today)的专题研究,疼痛和快感会激活大脑里相同的神经机制,两者的相似度其实比你想的高。

就像心理学博士 Maria Cohut 说的:“快感和疼痛都与大脑中相互作用的多巴胺系统、阿片系统有关 —— 这两个系统会调节神经递质,而这些递质影响着‘受奖励或动机驱动的行为’,比如吃饭、喝水、性行为。”

所以对很多性受虐者来说,尤其是在 “可控的场景” 和 “有信任的伴侣” 陪伴下,疼痛反而会让性体验更强烈。而且咱们必须强调:“可控” 是关键 —— 在安全的前提下感受疼痛,才能让人纯粹享受这种感觉,不用怕真的受伤。

其实,疼痛的 “场景语境” 变了,感受也会完全不同:比如不小心踢到脚趾的疼,只会让人难受;但在亲密场景里,被打屁股的疼,就可能变成性刺激(据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 NCBI 研究)。这就是为什么性受虐癖里的 “疼”,能让人觉得满足而不是痛苦。

二、别混淆:性受虐癖 vs 心理受虐倾向
性受虐癖和心理受虐倾向,有个相似点:都是从 “疼痛、羞辱、自我克制” 中获得满足。但不一样的是:性受虐癖的满足感,只在 “特定的性场景里”,而且有明确的边界和底线;心理受虐倾向的满足感,却会渗透到日常生活里,甚至当事人自己都没意识到 —— 这种倾向的表现,其实很多人偶尔都会有,但如果成了习惯,就可能出问题:
1. 总说不出 “不” 字
别人找你帮忙,不管自己有没有时间、有没有精力,你都忍不住答应?甚至会逼自己说 “好”,就为了让对方认可你,或者维持 “好人” 的形象?这种行为会陷入 “自我折磨循环”:你答应了所有事,之后又会为 “自己根本做不完”“太勉强自己” 而焦虑、自责。
2. 执着于 “拯救” 别人 / 事
不是说参与公益、集体行动不好,而是有些有心理受虐倾向的人,会 “硬扛不属于自己的责任”—— 比如非公益场景下,非要把 “拯救环境” 的压力全放自己身上,会为了空气污染、塑料垃圾这种 “个人很难改变的事” 焦虑到自我谴责;还有人会执着于 “拯救注定没结果的事”,比如非要挽回已经彻底破裂的关系、帮根本不想改变的人 “改邪归正”。这么做,其实是在 “故意让自己做不到”,然后用 “没做好” 来印证 “我果然不够好”—— 这会陷入 “受害者 – 牺牲者 – 施害者” 的不健康心理循环(据《今日心理健康》杂志)。
这些行为表面看 “很高尚”“很无私”,但其实会把自己拖进一堆 “解决不了的麻烦” 里,甚至让问题变得更糟。如果发现自己有这种心理受虐倾向,除了找专业心理帮助,也可以试着 “对自己宽容点”:别逼自己扛所有事,多问问自己 “我这么做,真的是为了别人,还是为了证明自己?”—— 先把注意力拉回自己身上,慢慢调整。

点击 ➡️ 加入瘾欢 ⬅️
联系客服打开新世界的大门
  
赞(0)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瘾欢 » 受虐狂是什么?我算是吗?
分享到

评论 抢沙发

瘾欢字母圈交友平台

纯粹、安全、专业、放心

字母圈交友历史文章